国外中产家庭能鸡娃出精英吗?

刚看到一帖子说,北京海淀妈妈太卷,她把房换到东城准备躺平了,下面的朝阳和丰台妈妈无语了。华人鸡娃是举世闻名。雄心勃勃的中产这样的努力究竟有多大可能鸡出精英?

国内的精英大多从幼儿园,小学,初高中,一路学区名校,分数高,或者读国际学校,寒暑假出国游学。但观察在海外真的进入名校的当地孩子:一种是祖辈都是精英上流圈层,学习成绩可能一般,但综合能力(文艺、体育、社交、口才、目标感、自信、价值感强,不需要外界认可。精英最外层的表现是成绩好,内在的打造其实是几代人的努力,很多普通人看不到;另一种是综合实力都不错,不光学术成绩好,社交、沟通、解决问题能力、自我管理能力、目标方向感等都很成熟。

还有一种孩子勉强进入海外名校,但思想各方面不成熟,反而无法方得始终。比如,某个中产家庭的孩子进了美国顶级高中私校,孩子成绩优异,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患上了抑郁症,虽然勉强进了Top20的大学,最终在大一辍学了。

孩子在学校里没朋友,被冷落,再加上文化上的差异,气候和饮食以及语言的不适应,更加煎熬。那些西方长大的老牌富家子看似很简单天真,其实文化差异是阶层属性自带的,不是什么中西方文化差异,是学业之外的“隐形门槛”。

顶级学府不一定是用来培养人的,这就是那么多人会在名校里抑郁,因为他们在名校的阶层分化中意识到了这一点,看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驾驭不了的。其实很少孩子真的因为吃苦而抑郁,主要是在自己永远无法跨越的东西上过度期待,希望破灭是最痛苦的。

资本和资产价值在过去二十年飞速发展,已经成为一道高墙挡在中产的精英之路上,全世界都是如此。比如房价,租金,物价,技术门槛,现在很少有人提上世纪花园别墅养几只狗“美国梦”了,因为梦醒了。

以前旧社会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务实,当个学徒小工,有一技在身,养活自己。学哲学文学艺术、搞琴棋书画的基本都是富家子,跟本不用考虑生计。后来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,资本发展需要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,造富了一些,现在这种改变接近尾声。在上世纪的大学里也一样,地质、机工等专业基本是清一色的农村苦孩子,计算机专业基本是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,而学经济、金融、管理的大都是领导家的孩子。

西方普通家庭的观点是,与其挤进上流不如先培养自己的生存技能,养活自己再谈发展。澳洲普通学校大学升学率不足30%,读tafe的大有人在,不像国内人人都奔着985、211。可以进社区大学,或者学个技工或考过证书,未来这类劳动力成本还会进一上涨,因为世界进入老龄化,人少活儿多。